各位來賓,水會有水循環,循環都會回到最源頭,所以
我們首先要來個不可能的任務,跟著水回到了地球的源頭,
假裝我們拋棄了30%的皮囊,溶入在水中,開始來認識地球
誕生開始的{古代海洋區}。在進入古代海洋大門之前,各位
可以先看到這雕刻精緻,但是卻有許多奇形怪狀生物的百獸
牆。這個百獸牆象徵著如同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古代的生
物爭先恐後的出現在這個時代與各位見面(另:在我們要進
入古代海洋前,這些從古自今的生物從古代海洋的入口開始
,爭先恐後的衝出來想要跟現在我們人類打聲招呼,像個領
航員一般要迎接我們開始認識他們曾生活過的世界。)。
地球在46億年前誕生,一開始的地球跟我們現在有很大
的不同唷,我們現在的地表大多數是什麼?(a:海洋。)對!
都快要像是水球了,但是在一開始地球剛誕生的時候,的確
是名符其實的”地”球。因為完全沒有海洋的存在。在地球
剛形成時,不斷的有隕石撞擊、地殼變動、火山爆發等。所
以地球環境非常不穩定,而也因為地表溫度太高,所以水都
是以水氣的方式存在著。慢慢的地球環境穩定了,大氣中的
水氣也飽和了,化成雨水降在大地上,形成了最遠古海洋,
這個過程大約過了7億年左右。等一下我們進去之後,就會先
看灼熱的紅色岩漿,在慢慢的冷卻,變成泥黃色,在走入開
始有海洋的生態。
在這第一個展示缸各位來賓看到許多的氣泡。在古海洋
剛形成之時,世上也還沒有生命的出現,藉由環境的變化,
產生了一些化學變化,使得一些無機物質轉變為有機物質,
在慢慢的轉變成最初的生命物質。各位來賓覺得一開始出現
的生命是什麼呢?其實是一些細菌以及單細胞藻類。這些最初
的生命,會以一些有機物質為養分的來源,但是慢慢的進化
後,體內進化出了葉綠體,有葉綠體可以做什麼呢?恩,行光
合作用。其實在這之前,地球沒有氧氣的,但是在生命有了
葉綠體開始,便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以及陽光行光合作用,並
產生氧氣。所以這第一缸都是氣泡,因為生命藉由氧氣的出
現,開始更為進化,由簡單的單細胞,進化為較為複雜的多
細胞生命體。所以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展示生物是大家頗為熟
悉的水母。當然,並不是代表水母是最初的多細胞生物唷,
在這裡是代表著,生物開始演化,身體組織構造開始進化為
較複雜的生命了。
接下來要開始進入了電子展示的部份囉,各位來賓覺得
這裡展示的是動物還是植物還是都有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因
為目前沒有人敢說他們是動物還是植物的,只能說他們是生
物。這裡展示的我們叫她埃迪卡拉生物群。他們的化石是在
澳洲的埃迪卡拉山丘發現的,是現在所發現的生物化石中,
年代最久遠的一群生物。很特別的是他們身上沒有硬殼的組
織,身體應該是很柔軟的。而且彼此間不會互相攻擊,身體
大小從一公分到一公尺都有。因為不會互相攻擊,所以我們
又叫她埃迪卡拉花園。
Data:1.紀元年代。
2.生物名稱
3.取得養分的方式。
補充介紹:各位來賓知道紀元是什麼嗎?例如有部很有名
的恐龍電影叫做什麼公園?對侏儸紀公園,所謂的侏儸紀就是
那個時候的紀元。接下來我們會說很多紀元的名稱,各位來
賓可以稍微的了解一下,因為如果一直說數字,不同的學者
會有不同的認知,也許會跟各位知道的略有出入,所以我們
以紀元的方式介紹。在埃迪卡拉花園這裡我們稱他為前寒武
紀
那我們繼續往前走,順著時間流動,來到了下一個紀元-
寒武紀。各位來賓,知道生物怎麼分類的嗎?對!界門綱目科
屬種。在寒武紀這個時候,現在所有的動物門類都已經出現
了,包括早已經滅絕的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為在這紀元前
是都沒有的,而突然在這紀元出現,所以我們稱他為寒武紀
大爆發。現在的生物多樣性在這時期就已經建立了。我們現
在看到的這個電子展示是展示在中國大陸雲南澄江地區在寒
武紀時候的海洋。在1984年的時候,澄江這裡發現了大量的
完整的寒武紀生物的化石。我們稱之為澄江生物群。
Data:4.生物名稱。
5.生物習性。
6.展演腳本內容。
各位來賓,覺得水裡面應要有什麼生物呢?(希望的答案是
魚)其實魚類的興起是在比較後面的紀元。在魚類興起之前,
有另外一種生物先稱霸了海洋,牠叫做三葉蟲。牠們的身體
可分為三個縱向的裂片,在遇到危險之時,身體表面的外骨
骼可以捲起來以防禦敵人。ps三葉蟲是最早出現的節肢動物
。其實在這幾個紀元因為藻類也演化較為複雜的種類,大型
藻類成為植物界的主角。如此豐富的食物來源,造成無脊椎
動物在寒武紀的空前繁榮。
此時的三葉蟲佔了地球動物物種的60%,大約有一萬五千
種左右。慢慢的魚類出現了,一開始出現的是魚類的始祖-
甲冑魚,他跟現在的魚最大的不同在於牠沒有上下顎,沒有
烤肉常烤的魚下巴。這時候的魚因為這個原因,吃東西往往
是用濾食或是吸食。直到後來演化出上下顎後,才慢慢的開
始在海中興盛。而且也開始有一些海中生物登上陸地,成為
爬蟲類的遠祖。
Data:7.生物名稱。
8.生物習性。
9.展演腳本。
每當地球生物過度的繁盛達到飽和之時,地球變化像是大
掃除一樣,發生了慘重的大滅絕,在二疊記末期就發生了一
次慘重的滅絕,使得這時候70%的生物滅絕了。後來倖存下
來的生物開始再次進化,爬蟲類開始稱霸地球,也就是我們
熟悉的恐龍出現的時代。當陸地上的空間以及食物逐漸飽和
後,有一些爬蟲類開始回到海裏面,也稱霸了當時的海洋。
Data:10.生物名稱。
11.生物習性。
12.展演腳本。
13.環境特性。
各位來賓,現在我們都已經看不到恐龍了。因為在白堊紀
的末期地球在一次發生了大滅絕,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恐龍滅
絕事件。考古學家推測,在白堊紀末期有大型隕石擊中地球,
發生了大爆炸。劇烈的震動造成火山爆發,火山的煙塵佈滿天
空,使得陽光無法照射進來。慢慢的植物開始死亡減少、草食
性的生物也跟著死亡,進而肉食性的生物也因食物短缺,自相
殘殺而也開始滅絕。
逃過一劫的生物包括長的像是老鼠的哺乳類動物的始祖。
隨著演化的開始,哺乳類動物開始興盛。有種生命輪迴的感覺
,陸地上的空間也慢慢趨向飽和,所以也有一些哺乳類開始往
海洋發展。一開始是長的像是梅花鹿的有蹄類,通常他們會在
海邊撿拾一些食物或是捕食近海的生物,慢慢的進化,變成長
的像是狼狗的樣子(巴基鯨),毛髮已經慢慢的退化了,甚至到
了後來(步鯨)蹄明顯退化,腳趾之間長出了方便游泳的蹼,而
且鼻孔位了方便呼吸也往頭頂的方向移動。到了更適應海洋之
後(多乳齒鯨)已經沒有了腳趾,四肢長的像是鰭的形狀,尾巴
也長的像是現在鯨豚的尾鰭了,直到最後現代鯨的後肢已經完
全退化自體內,也因覓食方式不同,而發展成齒鯨以及鬚鯨。
我們順著時間的流動,從地球誕生走到了現代,其實在各
紀元有許多生物在現在都還看的到,牠們跟數億年前的祖先外
觀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構造上也大多相似,我們稱之為活化
石。在這裡我們有展示9種活化石的活體展示以及1種活化石的
電子展示,讓大家可以親眼看到這些活過數千萬甚至數億年的
生物樣貌,頭上許多的生物則是已經絕種的物種,在這裡我們
跟著時間以及水流時空交會,因為我們也是這地球生物群中的
一環。
Data:14.活化石生物資料